一般納稅人只要有業(yè)務,就會涉及增值稅,只要有增值稅就會出現(xiàn)增值稅的結轉。雖然增值稅業(yè)務占據(jù)會計工作一半工作量,但增值稅的結轉,很多會計還是沒有完全弄清楚。還有結轉未交增值稅會計分錄怎么做您清楚嗎?現(xiàn)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系統(tǒng)整理增值稅的結轉分錄。
一、增值稅結轉的順序
增值稅結轉分錄時,結轉科目的順序十分重要。順序錯則會導致結轉余額會出現(xiàn)在不該有余額的科目??傮w順序如下:
先將應繳稅款轉入三級科目“轉出未交增值稅”,然后再將可抵扣稅款從“轉出未交增值稅”轉出,結轉完成后將“應交稅費-應交增值稅-轉出未交增值稅”結轉至“應交稅費-未交增值稅”科目。最后進行政策性加計抵減及減免稅款的扣除??鄢戤吅笕?ldquo;未交增值稅”貸方有余額則需要交稅,若借方出現(xiàn)余額則證明前期多交稅,可以退稅或抵扣下期應交增值稅。具體順序如下:
二、增值稅結轉分錄及賬務處理 1、結轉銷項稅、進項稅額轉出科目 (1)、轉出銷項稅額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銷項稅額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轉出未交增值稅
PS: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轉出期末無余額,需要全部轉出。如果銷項稅額是負數(shù),依然需要全額轉出,如下: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轉出未交增值稅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銷項稅額
(2)、轉出進項稅額轉出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進項稅額轉出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轉出未交增值稅
特別說明:
“進項稅額轉出”的結轉分錄分為兩種情況:
一種情況是,轉出的進項稅已經(jīng)被抵扣,這時的分錄如上;
第二種情況是,轉出的進項稅額還沒有被抵扣,則分錄如下: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進項稅額轉出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進項稅額(或借進項稅額負數(shù))
2、可抵扣科目轉入“轉出未交增值稅” (1)、轉出已交稅金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轉出未交增值稅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已交稅金
PS:“已交稅金”科目是記本月已交的稅金,需要全額轉出,即使已交稅金出現(xiàn)大于銷項稅額的情況,也需要全額轉出。
(2)、轉出加計抵減科目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轉出未交增值稅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進項稅額加計抵減額
PS:這里的“進項稅額加計抵減額”與階段性政策的進項加計抵減是不同的,這里的加計抵減是指如農(nóng)產(chǎn)品加工用于13%應稅品時的加計抵減,此加計稅款視同進項稅,之所以在進項稅前扣除,是便于賬務處理。
(3)、轉出進項稅額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轉出未交增值稅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進項稅額
PS:這里并不是轉出全部進項稅額,而是根據(jù)“轉出未交增值稅”的貸方余額與“進項稅額”的借方余額之間孰小,用使用誰的數(shù)額進行結轉。
(4)、“轉出未交增值稅”科目轉出至“未交增值稅”科目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轉出未交增值稅
貸:應交增值稅—未交增值稅
PS:轉出前“轉出未交增值稅”的余額是可能出現(xiàn)在借方,如果出現(xiàn)借方,則分錄貸借方向反過來即可。
3、加計抵減與減免稅款的處理 (1)、企業(yè)紓困加計抵減分錄
借:應交增值稅—未交增值稅
貸:其他收益—政府補助
特別說明:
企業(yè)紓困進項稅加計10%(或15%),發(fā)生進項稅時并不記賬,只登記備查賬,只有實際抵扣時才有分錄。進項稅的加計扣除也只有在當月“未交增值稅”貸方有余額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,使用額度不得超過當月應交增值稅稅款。
(2)、減免稅款
借:應交增值稅—未交增值稅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—減免稅款
PS:減免稅款最常見的是稅控盤費用及每年的服務費,只有當月需要繳納增值稅時才可以抵扣,也沒有抵扣期間的限制,所以最后處理。
4、交稅分錄
借:應交增值稅—未交增值稅
貸:銀行存款
PS:未交增值稅貸方有余額時代表有要交的稅款未交,需要繳納,避免產(chǎn)生滯納金。“未交增值稅”借方也可以有余額,借方余額代表多交了增值稅,主要因為預繳稅款與“退稅”兩個原因造成的,余額在借方時,可以辦理退稅,或抵以后的稅款。一般情況下選擇后者。
5、留抵退稅分錄 (1)、留抵退稅
借:應交稅費—增值稅留抵稅額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(進項稅額轉出)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(進項稅額轉出)
貸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(進項稅額)
借:銀行存款
貸:應交稅費—增值稅留抵稅額
(2)、留抵退稅繳回
借:應交稅費—增值稅留抵稅額
貸:銀行存款
同時
借:應交稅費—應交增值稅(進項稅額)
貸:應交稅費—增值稅留抵稅額
推薦閱讀:
5641人閱讀
3914人閱讀
2541人閱讀
1976人閱讀
1662人閱讀
1555人閱讀
1413人閱讀
1392人閱讀
1206人閱讀
1146人閱讀